他为昔日主人们以及自己的阿福打开枷锁的金砖。
可是,他的金银真得能通天吗?
=
阿福是被冻醒的。
她睁开眼睛,微抬起头,只见身上的被子早被三少奶奶娘子扯去了大半,半边身子在外面冻着呢。她赶紧坐起来,稍微往被子里挤了挤,可是这时她却看到二少奶奶也是半边身子露在外面,原本苍白的脸几乎发青。
阿福忙起来,帮着二少奶奶盖房子,她这么一动,却是把得旺娘子动醒了。
得旺娘子睁开眼,没好气地扯过被子说:“阿福,你怎么抢我被子?”
阿福抿唇轻声说:“二少奶奶冻着呢。”二少奶奶之前受了伤,如今就怕发起烧来。当下阿福伸手过去摸了摸二少奶奶的额头,却并没有烧,反而冰冷得很。
得旺娘子见到阿福的动作,撇了撇嘴,很是不屑地说:“二少奶奶又如何,你也不能为了讨好你的二少奶奶就让我冻着啊!”
阿福无奈,只好轻声解释说:“得旺娘子,我给二少奶奶多盖上一些被子,也并不会冻到你。再者说了,二少奶奶怎么是主子,况且如今又受了伤,你也该照顾着点。”
得旺娘子却低低地嘲笑了声:“阿福,你可别给我提什么主子不主子了,如今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哪里还分什么主子奴才。今日个三少奶奶的样子你也看到了,人家眼里是根本连婆婆都没有了呢!”
她说得正得意,正好躺在二少奶奶旁边的柳儿却醒了。她一双略带不安的大眼看着这两个人,小声说:“罢了,你们别吵,我左右睡不着了,还不如起来活动下,让二少奶奶多盖一些被子吧。”
得旺娘子听了这话,瞟了柳儿一眼,讥笑道:“你什么时候有了这副好心肠?难不成是记挂着当日二少奶奶把你送到我身边的恩情?”
这话一说,柳儿顿时脸上发白,她小心地看了眼阿福,咬了咬唇,拄着地上的干草起身往外走
阿福见柳儿大着肚子一个人起来,自然是不放心,左右她也睡不着,只好跟着起身出去。
两个人走到外面台阶处,只见暗黑的天幕上已经逐渐透出鱼肚白来,想着天也快亮了。
柳儿低头叹了口气,眸光无神地落在地上,喃喃地说道:“阿福,咱们要被关到什么时候?还能出去吗?”
阿福眸子一黯,不过她还是勉强笑了下说:“肯定可以出去的。”
柳儿抬起头来,满目茫然地望着那破败的院墙,轻轻摇了摇头说:“不,我总觉得我走不出去了,我要死在那里了。”
作者有话要说:71章之前的积分已经送过了,抱抱各位。明天尽量更,若是实在写不够一章,那就只能在周六(18日)的时候多更一些了。抱抱各位。
☆、常轩夜探梧桐庵
其实常轩在上京城混了这么久,以前又仗着景侯府的关系,也是认识几个官员的。比如之前那个给他们办布料被骗案子的那位,就是存了靠着常轩巴结上侯府的意思。不过现如今,大家显然都有意躲着常轩,就算是实在不能躲,也是顾左右而言它。没办法啊,大家都要混口饭吃,这官场的事儿太复杂,景侯府这个案子水太深,他们头顶的乌纱帽本来就小,罩不住这么大的案子啊。于是常轩银子是如流水一般往外扔,可是楞没找到一个愿意说句话的人。
在外面跑了一天,回到家的常轩带着满身的倦意,低头望着窗外正在飘落的叶子。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去面对世间所有的困难,不过如今他忽然发现自己实在是太过幼稚。
他苦笑了声,其实他何尝不知道,大树将倒,自己却要以螳螂之力去扶,这是多么可笑的事啊。
常轩闭着眼睛,以前种种在脑中浮现,二老爷对阿福的调戏,大少爷对阿福的觊觎,甚至还有自己对三少爷耍的一点坏心眼,一直到最后老夫人让自己脱籍以及拿福运来相赠。
身边的心腹已经暗示过了,侯府倒了就让他倒吧,反正福运来是握在自己手里的。侯府若是倒了正好从此得了自由,况且侯府这已经是一艘将来沉下去的船,没必要往上面浪费太多银子了。
可是怎么可能呢,父亲从小对自己的教导,昔日主子的恩情……独善其身,常轩迈不过自己的良心。
望着外面夜色渐浓,常轩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竟然开始盼着父亲常管事早一点回来上京了。有父亲在,他总是可以不去应和那个在黑暗深处浮起的卑鄙念头。
这时候,小团子和念儿跑进来了,身后还跟着担忧的嬷嬷,一路叮嘱着让他们跑慢些。
小团子见父亲在,连忙上前扯住父亲说:“爹,我娘呢,怎么今天还没回来?”
念儿比小团子乖一些,此时并不说话,只是站在那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静静地看着常轩,满是期待地等着他的回答。
常轩沉默了会儿,蹲□子,心疼地抚摸着自己两个儿子的脸颊:“你娘很快就会回来的。”
小团子清澈的眸子里写满了怀疑:“到底是哪天回来?很快是多快啊?”
常轩心里浮现出无奈,不过他尽量让自己做出很和蔼很亲切的笑容来:“两三天就会回来,你娘到时候还会给你们带水晶梅花包吃。”
水晶梅花包,小团子吃过,很好吃的。于是他皱着小眉头低头想了想,最后终于信了,并开始讨价还价:“要三个。”
常轩赶紧点头:“好,三个!”
小团子点头:“成交。”
常轩摸了摸小团子软软的黑发,却看到一旁的念儿依然是静静地瞅着自己不说话。
三岁的小男孩,眼睛如同两颗黑葡萄般,单纯稚气而黑白分明,可是常轩忽然有点不敢直视。
银子,常轩是掏了;关系,常轩也是打点了。
官府里的人说了,阿福应该是可以放回来的。
可是到底能不能,常轩心里其实没底。
阿福被关在废旧的庵里受罪,他的心比谁都痛,胸臆间总是揪扯着。
念儿仿佛感觉到了父亲躲着自己的目光,他清澈的眸子一黯,低下头喃喃地说:“爹,我要娘……”
他的声音,软糯,却执着。
他也许并不知道大人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不过他依然用自己稚嫩的声音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他就是想娘了。
今天是她们被关进这里的第二天,假如说第一天的时候,三少奶奶以及得旺娘子之流对大夫人还有多顾忌的话,那今日真是彻底撒开野来。
她们没受过这份罪,她们已经认定这个侯府不行了,她们觉得自己受了侯府的连累,非常委屈。
这份委屈就反映在了言语动作中。
先是得旺娘子,她在言语中挤兑起了大少奶奶,把个平日好性情的大少奶奶气得脸色发青。孙大管家娘子虽然平日性子不好,但终究为人老道,知道这案子没结,将来怎么样不一定呢,是以看到这个情景当即把得旺娘子训斥了一番。
谁知得旺娘子受了孙大管家娘子的训斥,当下就开始撒起泼来,又哭又闹的,说我为你们孙家怀着孩子,如今却在这里受着这份罪!又说自己在侯府可是没沾过什么光,如今受罪倒是有一份,真真是太委屈。
她这一闹腾,孙大管家娘子也火了,婆媳两个便在这破庵里吵了起来,话语是越来越难听,听得大家直皱眉头。
一旁闭眸不做声的大夫人终于睁开了眸子,冷冷地扫了她们一眼:“你们若是想吵,那就出去。”
大夫人平日虽然不怎么管事,可此话一出,声音里也透了十足的威严。若是平时,这得旺娘子之流怕是早就吓得赶紧跪下了。
不过此时此刻,得旺娘子显然不怕,其实人家连婆婆都不怕了又怎么会怕这个过气的主子呢?且看她冷哼了声,叉着腰轻挑峨眉,讽刺地笑道:“出去吵?出去哪里?庵子外面都是官兵,托大夫人您的光,我如今就是想出去都没法子啊!”
这一句话噎得大夫人脸色顿时发白,当下咬着牙闭上眼睛不说话。刁妇一个,不搭理就是了!
二少奶奶正懒懒地盘坐在杂草堆里呢,阿福怕她听到这些话受刺激,谁知细细看过去,却见二少奶奶睫毛都没眨一下,只是垂着眸子在那里发愣。
此时已是晚间了,外面有人又送来晚饭,孙大管家娘子见状,便趁机上前问大夫人和大少奶奶是不是要开饭。大少奶奶此时气也消了,她如今糟心的事多着呢,也犯不着和一个奴才就叫。大夫人点了点头,于是开始吃饭。
阿福已经摸清规律了,她们一天两顿饭,早间是粗面素饼和稀粥,晚上是脱粟做的粥。大门一天打开两次送吃食,其余时候概不打扰。
当下大家分吃了稀粥后,阿福依然觉得没吃饱。头一天晚上她还不饿,后来今早吃得很是简陋,忍饥挨饿到现在,自然是受不住了。只可惜她伺候着二少奶奶吃了半碗,再抬头看时,那个木桶已经见底了。
无奈之下,她也只能忍了,可是心里更加盼着常轩快些来救自己出去。
当晚她们这些女人正睡着,忽听到外面院子里有什么动静,阿福首先醒来,她正打算起身出去看,却见阿屏和大夫人也醒过来了。大家在黑暗中相视了一眼,阿福和阿屏披上衣服起身,蹑手蹑脚地往外走。大夫人略一犹豫,也起身跟上。
阿福在最前面,她刚要伸手推开门,谁知道门自己开了,很快外面闪进来一个人影。
阿福吓得差点发出一声尖叫,不过来人手疾,一把将她的嘴巴捂住,另一只手已经环住了她的身子,同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边说:“不怕,是我。”
这个声音太熟悉了,阿福眼睛里顿时落下泪来。
大夫人也发出一声惊喜的低呼:“你是常轩?”
来人正是常轩。
彻夜难眠,他终究是放心不下,便干脆半夜三更把胡一江从被窝里提出来,让他陪着自己走了这么一遭。
大夫人虽然惊喜,但显然这佛堂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她回头看了眼依然熟睡着的众人,便命阿屏在这里守着望风,自己和阿福常轩一起去后院找个僻静角落说话。
一路上,大家轻手轻脚,常轩的大手稳稳地拖住阿福的腰际,坚定而有力道。
阿福的眼泪从腮边滑到嘴角,她尝到了咸咸的味道。常轩感觉到了,手不着痕迹地往上,替她揩去泪水。
略带粗糙感的温暖大手划过娇嫩的肌肤,阿福咬了咬唇,拼命忍下想扑到他怀中的冲动。
这时候他们已经走到了一处僻静角落,大夫人看了看四周,终于站定了低声问:“你是怎么进来的?”
常轩连忙放开阿福,恭声答道:“外面一位朋友用法子将守卫的官兵引到了正门,我则是越过院门进来的。”
因为庵中关着的都是女眷,官兵守卫松懈。而梧桐庵年久失修,院墙并不高,常轩这样身手敏捷的人翻墙而入自然不在话下。
大夫人嘉许地点了点头,这才问:“现在外面怎么样了?”
阿福一听这话,一双眼睛也期盼地望着常轩。如今侯府里的男人都被关起来了,连个外面主事的都没有,一切希望都在常轩身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今晚有事,竟然现在才更。抱抱各位,感谢花花,不过上章的部分留言还没送积分,明天我会记得送的。晚安
万事小心,家中一切都好
常轩见大夫人问起,当下想起外面的情景,面上便很是不忍和为难。大夫人见此,自然也已经猜到,便让他但说无妨。当下常轩只能将外面的情况说与大夫人听。却原来如今两位老爷和几位少爷连同孙大管家等人都被关在天牢里,寻常人根本不能进去探望。常轩也曾找过昔日那些与侯府来往密切的高官,可是人家也都是闭门概不见客。
大夫人听了这话,怔了半响,终于凄凉地叹了口气:“难不成真有人存心不给我们这一家子活路吗?”
此时半边秋月高悬于废旧的梧桐庵之上,一旁破败的残垣里有长弯了的枯树,枯树有老鸦发出呱呱的叫声,在这寂静无声的夜里听起来很是瘆人。
阿福一旁咬着唇儿望着常轩,她只觉得常轩瘦了。不知道家里两个孩子如何了,有大夫人在场她也不好拉着常轩问东问西。
大夫人低头静默了许久,终于抬起头忽然问道:“阿福总是可以出去的吧?”
常轩听到这个,想起明日阿福就可以出去了,心里虽高兴,但面上不动声色,赶紧答道:“确实,官府已经说可以放人了。”
大夫人叹了口气,撩了撩耳边被夜风吹乱的发丝,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常轩。
常轩这个孩子,从小就在府里,小时候看着老实忠厚,只是不知道如今长大了出了府有了妻儿还是否一样老实?
常轩并不知道这位昔日的主人作何想法,只得低头恭敬从旁听着。
大夫人看了常轩半日,终于开口说:“常轩,阿福如今还有着身子,你先想办法把她弄出去吧,免得在这里受罪。”
阿福一听,忽然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她之前只想着自己要离开,可若是自己被救走却留下夫人和少奶奶们在这里受苦,那又成何体统?当下她只能连忙上前道:“夫人说的这是哪里话,阿福在这里陪着夫人和奶奶们,也能有个照应。”
常轩闻听这个,不动声色地看了眼阿福,坚毅的唇轻轻动了下。
大夫人却只是看了眼阿福,低笑了声,喃喃地说:“罢了,尽人事听天命,再者说……”
大夫人满声细语地说话,双眸却紧盯着常轩的神色不放:“再者说,如今侯府落难,多少下人丫鬟恨不得赶紧逃走免得沾上晦气,如今你们夫妻两人是早已脱了籍的,又何必管这一档子闲事呢!”
阿福听了这话,越发觉得不是滋味,看了眼一旁的常轩,低下头细声道:“大夫人,侯府对我们一家人有着天大的恩德,侯府的事就是我们的事,阿福和常轩心里一直记挂着老夫人和大夫人的再生之恩,又怎么可能做出那种忘恩负义的事呢。”
常轩从旁听着自己娘子的话,心里知道她说的是真,可到底是一股凄凉涌上来,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夫人并不言语,只静静地看着常轩。
阿福咬了咬唇,看向常轩,常轩也五味杂陈地看过来,四目交接间,他们也都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曾为人奴才,曾受过恩惠,他们夫妻终究是要还的。
当下常轩心中惨笑一声,上前郑重行礼,恭声道:“夫人,如阿福所说,夫人对我常氏一家有再造之恩,常轩此生难忘,常家后代子孙也永不会忘记侯府的恩情。此时侯府遭此大难,常氏一家便是倾家荡产,也要为侯府尽绵薄之力。”
这一番说的掷地有声,听得大夫人的眸子总算有了一丝安心,当下眼中含了点泪花,点头说:“常轩,你能说出这番话,也是老夫人当初没看错人。”
既然常轩表了决心,大夫人也安心了,当下抓紧时间便说起接下来这件案子的走向,又提起这件案子的由来,说是就怕朝中有贵人执意对付侯府,其中自然提到了和二少奶奶一母同胞的昌明公主,以及那个曾经被三少爷得罪了的八王爷。
想起昌明公主,大家自然都是叹了口气,其实太后入了宫后只孕有当今圣上和这位昌明公主,后来皇上登基为帝,这位昌明公主自然也跟着受尽了宠爱,养的了一个唯我独尊的性子,但只是不明白为何她偏偏要和自己这位流落民间的姐姐作对罢了。
这边正谈论着此事,忽然听到外面有阵阵猫叫传来,接着就有脚步声以及叫骂声,那叫骂声连连说什么“这几日命歹,没什么好差事,偏偏把这个半夜三更守大门的活给了自己。”
常轩听着那猫叫声,已然知道应该离开了,又听到叫骂声,眉头便是一皱,连忙向大夫人禀报道:“大夫人,时候不早,常轩必须离开了。”
大夫人点头:“你小心些,别被外面的人发现了去。”
常轩遵命,转身往外走之机,他又顿住了脚步,犹豫了下终于看向阿福,低声说:“你万事小心,家中一切都好。”说完这话,人便如一阵风般快速离去了。
阿福呆呆地看着他的身影隐没在院后面那些废旧的屋子中,耳边却仿佛依然回响着他最后的那句叮嘱。
匆匆一面,也就是这么一句话罢了。
=
=
=
当晚阿福回去自然是再也难以入眠,大夫人也是睁着眼睛一直到天亮。
于阿福来说,她原本只是盼着要离开的,可是经今夜那一出,她心里反而有些为难。抬眸看看一屋子蓬头垢面发丝凌乱衣裙脏污不堪的主子们,她更加觉得若是走了实在不能心安。
可是若不走,陪在这里一起受罪,除了能照顾下二少奶奶,她又能做什么?
阿福垂下眸子,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她除了曾经是伺候主子们的下人,更是一个怀了孩子的母亲。
===
第二日,众人刚刚用过早饭,就听到外面大门打开的动静。大家不禁面面相觑,因为来了两日,只有一天两次送饭的时候才会把那大门打开的。
大家都疑惑地往外看去,谁知却是一个官差进来道:“哪个是常家的娘子?”
阿福连忙上前应道:“禀官爷,小妇人便是。”
官差点头:“我们昨日已经接到上令,今日你可以离开了。”
阿福心中一喜,这时却听到得旺娘子冷哼一声:“我就知道你肯定早早地离开了,呸,整个一背主求荣的奴才!”
大夫人并不理会得旺娘子,上前温声说:“阿福,你先出去吧,回去之后——”
她这话还没说完,却忽听到庵门外脚步杂乱,甚至夹了马蹄之声,当下不要说庵里众人,就是那官差也吃了一惊。
很快大门打开,一行带刀侍卫鱼贯而入,侍卫进来后很快分为两排侍立两侧,而在侍卫身后,则是一排穿了宫服的宫女们,个个眉目清秀神态恭敬。
刚才的官差很快被清理走,院中只剩下了这带刀侍卫以及诸位宫女们。
大夫人看到此番情景,脸上一白,皱眉看向身后二少奶奶处。
此时宫女的最后,有一个嬷嬷走进来:“哪位是侯府的二少奶奶?”
二少奶奶此时正倚靠在已经掉了墙皮的墙角发楞,听到这句话仿佛没听到一般,继续低头看地上的蚂蚁。
阿福只得小心地碰了碰二少奶奶,提醒说:“二少奶奶,有人来了。”
大夫人上前行礼,恭敬地问:“不知道这位嬷嬷找我们家二媳妇是什么事?”
那嬷嬷笑了下,目光别有用意地看向角落的二少奶奶。
二少奶奶此时也反应过来,抬眸看了眼嬷嬷,淡淡地应道:“我就是。”
嬷嬷上下打量了一番二少奶奶,笑容可亲:“我们家公主特意过来,说是要见见二少奶奶您呢。”
二少奶奶在阿福的扶持下站起身,看着旁边的大夫人,嘴唇动了动。
大夫人点头:“既是公主有请,你还是过去吧。”
二少奶奶点了点头,稍微打理了下几日未曾梳洗过的发丝,这才随着那嬷嬷一起出去了。
嬷嬷迈出门槛的时候,忽想起一事,转头看向一旁的阿福:“这位,就是那常家娘子了?”
阿福忙低头行礼,恭声应道:“小妇人正是常氏。”
嬷嬷“哦”了一声:“适才那位官差前来,这是要放常家娘子出去了?”
阿福点头,轻声道:“正是。”阿福说着这话时,心中一沉。
谁知这嬷嬷也没再问什么,便带着二少奶奶离去了。
二少奶奶抬头望着眼前高高在上的昌明公主。
昌明公主从小受尽宠爱,如今皇上更是因为失去了母亲而对昌明公主倍加疼爱,所以她早已养成了骄纵傲慢的性子。
如今这个高贵傲慢的公主,俯视着已经狼狈不堪病弱苍白的二少奶奶,美丽的细眸中却透着一丝隐约的怨恨。
她低头看了这个据说和自己流着一半相同血液的女人半响,终于开口说:“阿蒙,这是你的||乳|名吧。”
二少奶奶乍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睫毛动了动,轻轻点头说:“是。”
昌明公主精致的唇扯开一个讽刺的笑,她从容地问:“那你知道我的||乳|名是什么吗?”
昌明公主的||乳|名,二少奶奶自然不知道。
昌明公主当然也没指望她回答,径自说道:“我的||乳|名,叫阿盟,和你的同音不同字。”
二少奶奶倒没料到这个,垂眸不语。
昌明公主看着二少奶奶,美丽的眸子里浮现出憎恶和痛恨:“你知道吗,从我记事的时候,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母后明明抱着我叫着我的名字,眼睛却仿佛看着别人?”
她猛然站起,艳红色的衣摆在跪着的二少奶奶眼前飘荡:“后来,我听到她在病中喊着要阿蒙过来,可是我不明白,我就陪在她身边啊,她怎么还要阿盟呢?她到底要什么阿盟?”
二少奶奶听到这些话,痛苦地闭上了眸子。
昌明公主蹲□来,凝视着二少奶奶因为痛苦紧闭而颤抖着的睫毛,轻笑道:“我是她的女儿,可是她从来都不喜欢我,她一直在惦记着另一个女儿。”
“她贵为皇后,却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着女娃穿的棉衣,我以为那是给我的,可是后来发现不是,不是——”昌明公主的声音里染上了十足的恨意。
她逼迫着二少奶奶睁开双眼,怨恨地道:“她宁愿将那些亲手缝制的衣服永远放在箱子里,也不愿意让我穿上!她每日喊着我的名字,可是眼睛里从来都没有我!甚至于——”
她咬牙切齿:“甚至在我十岁的时候,她说我生辰是七月初六的!但我不是,我不是七月初六的!”
昌明公主的声音越说越大,面上带了十分的怒意,抬眸间却是形似于二少奶奶昔日的凌厉。
一旁的都是心腹的嬷嬷和丫鬟,她并不需要压抑自己的想法。
母亲在时,她强颜欢笑,从来不敢提起那个母亲流落在外的女儿。
私心里,她当然不会承认那个人是自己的姐姐。
姐姐?她也配吗?
昌明公主是先帝的第七公主,是当今圣上的唯一胞妹,她的姐姐是长公主,是二公主,是三公主,却从不会是那个低贱的商人之女!
昌明公主修长白嫩的手轻轻攥起来,两寸长的红色指甲折断了。
===
二少奶奶回来的时候脸色越发苍白,神情更显呆滞。
阿福和阿屏担心二少奶奶,只得从旁小心伺候,可是二少奶奶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望着坑坑洼洼的泥地不断地流泪。
后来阿屏因为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吃饭,也就顾不上二少奶奶了,只有阿福在这里,轻柔地为她擦泪。
这晚直到要睡的时刻,得旺娘子忽然想起一事,不由得笑起来:“阿福,怎么那官差也不让你出去了呢?”
她一说这话,大家脸上都不好看,阿福更是心都凉了。
她不知道昌明公主的到来对她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只能默默地祈祷,一切都能好转。
可是她的愿望终究是要落空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是她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
作者有话要说:给大家介绍一篇好文,维和粽子新作(这位大大写出来很多出版了的好文啊)
天然呆爆战斗力的少女和某倾城公子的故事
常管事失踪
事情发生在一个夜里,二少奶奶被官差们带出去审讯了。
阿屏的孩子正安静地躺在破旧的被子里睡去,阿屏低头安慰似地拍着孩子的背,神情涣散。阿福清秀的眉头紧紧锁起,她不知道外面在发生着什么,她只知道二少奶奶被带出去后,就一直没有回来。
孙大管家娘子和她的两个儿媳妇躲在一旁不吭声,得旺娘子如今虽然彪悍到了天不怕地不怕,但她怕官差。
二夫人吃饱了不饿,半躺在角落里装睡,大少奶奶没有什么表情帝坐在那里,而三少奶奶面上则是隐约有些兴灾乐祸。
大夫人睁开原本紧闭的眸子,长叹了口气,往往外面没有月亮的暗黑天幕。
万物寂静,只能隐约听到外面草丛里的虫鸣声。
正在这时,庵院的大门忽然“嘎吱”一声被打开了,阿福心中一惊,连忙起身出去看。
谁知她这一走出去,却是吓得脸都白了,当下差点一脚从台阶上栽下来。
她稳住心神,再次看过去,只见此时的二少奶奶被一个官差如同拎着破布袋一般走进了院子,一把扔到了院子里的杂草中。当一声闷响后,二少奶奶摔在了地上,正好仰面朝上,发丝湿漉漉地裹在脸上,掩住了她半张脸。而此时官差手中昏黄的灯笼光映照她那露出的半边脸上,却已经是惨白的没有半分人样了。
阿福倒吸了口气,猛地抬头看过去,却只见两个官差的后面,正是阿福曾经见过的那个下巴带痣的头目,他面色阴冷,一双眼睛如鹰般,说不出的戾气。
这个头目打量着阿福,目光森冷,这让阿福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手也禁不住护住了自己的肚子。
头目最后终于收回目光,低声命令下属道:“回去。”说完这个,几个人重新退出院子,大门嘎吱一声关上。
这时候其他人也都出来了,大家赶紧去看二少奶奶的情形,谁知却见她双唇青紫,鼻息微弱,手脚冰凉,分明已经是要去了的样子。
阿福此时也反应过来,连忙掐了二少奶奶人中,又赶紧拿了晚间特意给二少奶奶留下的半碗粥,撬开唇来硬灌进去。
她这边正灌着,却忽听到三少奶奶一声惊叫,一只手颤抖地指着二少奶奶身下。阿福忙看过去,却原来二少奶奶身下不知怎么竟然有了一滩血迹。
她再抬眼看去,原来这血迹却是从院子里就有,只是因为夜色太暗杂草众多,她们竟然不曾发现。
大夫人也是一惊,赶紧查看二少奶奶伤势,待解开衣服前去看时,却是心都凉了半截,直着眼睛喃道:“这怕是没得救了。”
接下来的一夜,二少奶奶一直双目紧闭不曾醒转,到了后来竟额上火烫。阿福急了,便过去敲门叫人请大夫,可是外面那些官差哪里会答应啊,最后阿福哭着砸门喊叫,官差们也烦了,竟然不耐地训道:“这位娘子,我们也是听命行事,这三更半夜的,若是我们存了怜悯之心去找了大夫,到时候挨骂受训的还是我们啊。”
阿福绝望地靠在冰冷破旧的大门上,泪水再次落下来。
她朦胧的双眼望着这个没有星星和月亮的天空,她的二少奶奶,终究是走不出这个废旧的庵院了吗?
=
=
=
当她无精打采地回到屋子里的时候,二少奶奶已经开始说起了胡话,只是声音虚弱不堪。因为之前孙大管家娘子的两个儿媳妇说自己怀着身子,怕沾了晦气,所以她们早已将二少奶奶移到了正殿的偏屋里。此时大夫人擦着泪在一旁照顾着,其他人已经在正殿歇息了。
阿福也擦了擦泪,劝大夫人过去歇息吧,毕竟大夫人年纪也大了。大夫人这时候也确实累了,点头答应,又劝阿福也过去躺一会儿。
阿福却并不想休息,她知道二少奶奶随时都可能离开了,她想再陪她最后一程。
大夫人离开片刻后,阿屏哄完了孩子过来了,陪着阿福一起坐着照看二少奶奶。
其实也说不上什么照看,她们连点水都没有,手头唯一能用的就是半碗粥,可是二少奶奶已经吃不下了。摸着二少奶奶火烫的额头,为了降低点温度,只能去外面拔了带着湿气的杂草给二少奶奶擦擦,可是这又能有什么用呢。
一直到了后半夜,两个人都有些乏了,可谁也没去睡。二少奶奶说了许多胡话后,后来也沉沉晕过去了。
正在这时,二少奶奶却动了下干裂的唇,接着慢慢睁开了眼睛。
二少奶奶的眼睛是那种微微上挑的凤目,笑的时候仿佛含了满池春/水,怒的时候仿若带了凌厉的剑气。可是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她无神地望着眼前的阿福,挣扎着绽开一个虚弱无力的笑容。
阿福见她醒了,很是惊喜,赶紧拿了之前剩下的小半碗粥想喂她,可是二少奶奶见了却只是摇摇头,艰涩地道:“阿福,我有个事……要托给……你,你一定要替我做……”
她的话说得断断续续,说完之后喘息不已,显然这些话消耗了她不少力气。
阿福颤抖着握住她的手,拼命地点头:“二少奶奶,你说,无论什么事我都会去做的。”
阿屏眼泪已经下来,她也知道二少奶奶这是回光返照了,当下哽咽着道:“二少奶奶,你放心……阿福一定会去做的,我会帮着她的……”
二少奶奶望了眼两人,幽幽地叹了口气,吩咐道:“等我走了,你们撕开我的里衣,里衣的夹层里缝了一块黄缎子……”她说完这些话,已经没什么力气,只好闭目养神了一会儿,这才继续说:“那是当今圣上年幼之时所穿的布兜,太后一直留着……我最后一次进宫见太后,太后把这个给了我。”
阿屏和阿福听到这里面面相觑,她们万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二少奶奶说到这里,干涩无神的双眼也渗出泪来:“太后曾经请圣上善待于我,可是如今却到了这个田地……”
她大喘息了一会儿,却忽然哭着笑出来,边笑边道:“那布兜上面还有太后的字迹,是是非非就请皇上自己去看吧。若是他觉得对着九泉之下的太后娘娘也是无愧于心,那——”
她话说到这里,忽然笑声和话声一下子止住,双目直直地望着远方。
阿福和阿屏惊呼一声,连忙去扶住她。
她却是软软地往后面墙上倒去,只听到身体碰撞在墙上的轻轻闷响,然后二少奶奶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阿屏看着双眼依然不曾闭上的二少奶奶,吓得捂住嘴“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阿福赶紧伸手去试探她鼻下,却是已经没有了任何喘息。
此时阿屏的哭声惊醒了众人,大夫人最先跑过来,见到此番情景心里明白,红着眼睛蹲下来,伸手一抚,帮二少奶奶合上了眼睛。
===
此时在外面家中的常轩也没有合眼,他并不知道二少奶奶没了的消息,他只是皱眉想着今日的事。
官府里原本说是阿福今日就可以放出来的,谁知道到现在也没个动静,他去过官府里问,没个准信,后来使了银子,总算有个小吏偷偷地告诉他说:“一时半刻肯定出不来了,有个了不得人物问起这个事了,不过具体怎么回事我真不敢乱说,不然就是惹祸上身了。”
一听这话,常轩顿时惊了,赶紧打听最近谁来过官衙,可是没人来过,他一转念,又去打听谁去过庵里,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昌明公主亲自去过梧桐庵!
联系到大夫人之前所说的话,常轩总算明白了,这存心要对付侯府的人,怕不是明面上看到的八王爷,而是和当今圣上一母同胞的昌明公主。可是无论八王爷还是昌明公主,这都不是他常轩能够惹得起的,甚至也不是侯府能惹得起的。
可怜常轩心里担忧着阿福,又忧虑着侯府的事,可是面上还得装了和颜润色的模样去哄两个孩子。念儿从一旁默默地掉眼泪,小团子则是闹着要娘,他是一个头两个大,幸好有细云在。
细云跟在阿福身边多时,明白阿福平日是怎么哄孩子的,便又是给他们故事,又说答应要做这个那个的搞点给他们吃,这才哄得他们不哭了。
常轩看着这番情景,望着终于睡下的两个小家伙,感激地对细云说:“多亏了有你,要不然这两个孩子就足以让我头疼了。”
细云抬眸,只见常轩眉头布满了愁思,这几日就不曾展颜,她也不由得叹息了下,温声安慰道:“夫人总是会能出来的,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罢了,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了。”
常轩苦笑了声,他也希望阿福早点出来,可是真得能马上出来吗?他心里没底,特别是当他听说昌明公主曾经出现在梧桐庵时,他更加茫然了。
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是没头的蚊蝇一样在一个黑屋子里乱撞,却找不到一个出路。
这一次,二十几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常轩,更加盼望着父亲常管事能够回来了。
可是就在第二天,胡一江却告诉他一个消息:常管事做的船遇到了风浪,船翻了,人失踪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