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部分阅读

作品:鸿运锦莲|作者:作者不祥|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7-13 23:32:25|下载:鸿运锦莲TXT下载
  时敛住。语气沉重。“就是专程来看看你。哎。大好年华。却要在这冷宫中度过。对你昔日地恩情。我是想报却又无能为力。哎……”

  “昔日恩情?”这又是唱地哪出?不管怎样。没被皇帝惦记上就好。锦莲松了口气。总算让提着地心放回了肚子。

  “纪女史不记得了?也是。那时你才几岁。怎么会记得。我可是在宫中第一眼见到你时就认出了你。以为你不想提当年地事。所以这么久也就一直没提。今天看到你落到这步田地。实在忍不住。”

  “那……我们怎么认识地?”锦莲心中还是有些好奇。

  张敏陷入回忆中。“那时我也才十岁。母亲当时得了一种怪病。听大夫说广西有种草药能治她地病。所以我就一个人进了山里采药。可惜不熟悉地形。转入布满瘴气地沼泽。幸好被你看见。还让身边地侍从救我。我这才拣回一条命。”

  故事还真老套。不过前世也算是个善良人。锦莲在心中对故事做了个评价。“哦。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张敏再次谢过纪女史的救命之恩。”说着,张敏站起身,给锦莲深深地鞠了个躬。

  锦莲赶忙闪开,让张敏拜在了空处,她可不习惯这拜来拜去的礼节,“锦莲可受不起,公公也没必要为了很多年前的事专程来道谢。”

  张敏脸上现出愧色,“我会一直把纪女史的大恩放在心上的,可现在我也没能力帮你。”

  锦莲看了看天色,阿桂也该来送水果了,要撞见张敏也不好,于是道:“张公公不必想那么多,锦莲在这过的挺好的,公公你是大忙人,也就不耽误你了。”

  “那好,我改天再来看你。”张敏闻音知雅,起身离去。

  锦莲一路将张敏送到安乐堂的大门外,到了门口,他看了看锦莲,“哦,对了,尹大人让我给纪女史带句话,说他记得元宵之诺。”

  “公公跟尹大人很熟吗?”锦莲看着张敏那不可思议的眼神,就知道自己问错话了,忙干笑两声掩饰,“那个……”

  张敏虽觉得奇怪,但也没有深究,“我们是同乡,纪女史真是健忘,记得前些日子也问过这样的话,这么快就忘了。”

  “是啊,是啊,我想起来了,就是生活在一个小村子的同乡……”赶快找个台阶下才是正道。

  张敏这下的表情更奇怪了,可以说是瞠目结舌,“我记得我当时告诉你的是我们是一个省的人,后来我经常去翰林院是才结识的。纪女史忘记了也没关系,你最近也是心烦。”

  要是有个地洞,锦莲会毫不犹豫的钻进去,这几天安逸日子过多了,警惕性也放松了,忘记了说多错多这个道理,当下赶紧点头,“对,在这冷宫中住几天,脑子也秀逗了。”

  “秀逗?”

  “啊……我们那的方言,就是脑子不灵光的意思。公公慢走,锦莲就不送了。”

  “那好,我先走了。”

  看着张敏走远,锦莲长长的吁了口气,扯出腋下的绣帕,擦了擦额上冒出的细汗。

  “张公公来找姑娘,可是有什么好事?到时可别忘了我们安乐堂的人。”守门的大兵看见张敏离去,走到锦莲跟前打探虚实,神情猥琐。

  锦莲斜睨了大兵一眼,真不敢相信这人和那天挡在门口傲慢的伸着手要钱的人是同一人,“有什么好事?放心吧,我还要在这长期住下去,不会把你忘记的。”

  听见锦莲这样说,那大兵马上恢复了用下巴看人的本性,“我就说嘛,这安乐堂中只见有人进,还没看到有人出去的。”

  锦莲懒得和这种人饶舌,径直回了院子。

  整个下午,锦莲都在苦苦思索尹直说的“元宵之诺”的意思,直到太阳西下,也没理出个头绪,这元宵节在锦莲穿来的前几日就过了,想也没法想,只能做些无谓的猜测。

  二月的天气,太阳一下山,还是能感觉到刺骨的寒冷,锦莲用力的裹了裹身上的长袍,慢慢的跺回房间。

  “妹妹今天心情倒还不错。”吴皇后的声音在锦莲的背后响起。

  锦莲在心里嘀咕,又一个来打探消息的,个个都是消息灵通之人,不过这也不能怪吴皇后着急,她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出头之日,要是皇上把自己招到身边,那她这些日子努力就算是付诸东流了,她得受多大的打击啊。

  锦莲虽然心里不乐意,但吴皇后毕竟是她在这里的物质保障,她还是转过身,对着吴皇后福了福,玩起太极,“不是不错,而是很好,有娘娘您好吃好喝的供着,要是锦莲还觉得不高兴的话,那会惹得天怒人怨的,锦莲不是个不知好歹的人。”

  吴皇后心里虽然恨恨的,但脸上还是挂着一个温暖平和的笑容,只字不提张敏的事,“妹妹真会说笑,姐姐也有些日子没见着妹妹了,今天特地来瞧瞧,看妹妹有什么需要没有。”

  吴皇后一口一个妹妹的叫着,语气里透着亲热,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两人是亲姐妹呢?

  锦莲看着吴皇后惺惺作态,心里就有些不明白了,她的宫斗造诣,怎么着也在八段以上,不知道当年怎么会就输给万贵妃了呢?可能到底还是太年轻了,她当年也就十五六岁,怎么比得过年近四十的老人精。

  ps:虽然米辣知道字数很少,但还是厚着脸皮要一下推荐和收藏,谢谢各位了!

  第十一章 元宵之诺

  吴皇后和锦莲从院中聊到屋内,从黄昏聊到掌灯时分,从可口食品聊到宫内外趣闻,谁也没有提到张敏。

  锦莲见吴皇后还没有离开的意思,觉得有些累了,也就没心思跟她兜圈子,索性直说:“没想到今天还有人来探望我。”

  吴皇后眼中露出一丝狡黠,但语气依旧平静,“哦,妹妹人缘就是好,是谁呀?”

  “张敏公公,以前他常陪着翰林院的尹直大人来藏经阁,所以认识。”锦莲在心底冷笑,装什么装,要不是没时间精力陪你耗下去,倒要看看你怎么开口!

  “张敏公公虽说不得宠,但怎么说也是皇上身边的人,如果他肯在皇上面前提示一下,妹妹的好日子可就近了。”吴皇后语气波澜不惊。

  锦莲瞥了眼桌下吴皇后紧张的绞着锦帕的双手,莞尔一笑,“我这有病的身子,张公公要是在皇上面前提示一下,只怕是会让皇上更加厌恶,哪还会有什么好日子。”

  吴皇后心中虽不相信锦莲的话,但见她这样说,知道也问不出什么了,只好起身告辞,“妹妹说笑了,也不早了,妹妹早些歇着吧。”

  锦莲可不管她到底相不相信,听她总算有走了意思,赶紧起身送客。

  就在锦莲为“元宵之诺”伤神时,藏经阁中的人也在为她伤神。

  自从张敏去了安乐堂,尹直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藏经阁的院门,这时他一见到张敏的身影,立刻站起身,三步并两步的走到门口,局促不安的等在那里。

  张敏看到站在门边的尹直,左右看了一下,见没有人,才笑道:“尹大人放心好了,纪女史在安乐堂过的快乐舒心,心情到比以前在这藏经阁中高兴了很多。”

  尹直请张敏坐好。然后掩上房门。“没人。都让我找借口打走了。在那种吃不饱穿不暖地地方怎么会心情反而好了呢?”

  “我也觉得奇怪。但看她地气色到不像吃不饱地样子。她还把安乐堂里里外外地打扫地干干净净。一副安心过日子地架势。”

  尹直听了张敏地话。蹙着眉。眉间形成一个好看地川字。“她这是知道我会去打探她地消息。怕我担心。”沉默了半晌。又问。“那她听到你带地话后有没有回话?”

  “没有说什么。我总觉得她变地有些怪怪地。她还问起我和你地关系。”

  “她应该明白地。张公公。我也是听你上次说受过锦莲地恩惠我才请你帮忙地。所以今天地事……”

  “尹大人也是小看我张某了。我说过。我永远不会忘记纪女史地救命之恩地。只是。你真地有把握吗?这可是杀头地罪。”张敏地语气中透着关心。

  “如果在这守卫深严藏经阁中,我没有把握,但在安乐堂中,我没有一百分至少也有九十分把握,安乐堂地处后宫一角,出宫就是一片茂密的小山林,也好躲藏。”

  “怪只怪老天戏弄人,让你们这对有情人在这种情况下相识。”张敏叹了口气,“我能帮你的就只有这些,你也回去安排安排,保证今晚万无一失。”

  “那尹某在这里谢过公公了。”

  两人心思各异相携着离去。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尹直听到街上隐约传来的更夫打更的声音,知道已经二更天,站起身,拿起桌上一块黑色面巾,仔细的将脸蒙住,只露出两只闪着精光的眼睛,他的身上也早就换好黑色的夜行衣。此时的尹直,每个动作都透着刚劲利落,再也没了白天的文弱之气。

  他打开房门,门口守着的一个精干的青衣仆人马上迎上来垂静立一旁,他没有看他,吩咐道:“按我吩咐去准备吧!”青衣仆人望了他一眼,压住心中的担忧,应声而去。

  他看着青衣仆人走远,然后一跃出了院墙,在没有人烟的街道上疾驰,不一会的功夫,就到了安乐堂后面的小山林。

  尹直注视着没有一丝灯光的安乐堂,估计里面所有的人都已安睡,他等了一刻钟,远远看到一队巡逻的守卫从安乐堂外过去,这才脚上稍微一用力,一下子就到了安乐堂的院中。他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院中的布局,按照下午张敏的叙述,很快找到了锦莲的房间。

  他掩饰不住眼中的兴奋,蹑手蹑脚的走到锦莲的窗下,轻叩两声,等待着里面的反应。

  “谁?”锦莲正在朦胧间,听见窗户响吓得一激灵,睡意顿时去了一大半,过了半晌,才试探着问。

  “锦莲,是我,尹直。”

  尹直?锦莲心中好奇,不知道这个翰林院编修怎么深更半夜会出现在这安乐堂中的。她穿上长棉袍汲着鞋,慢慢的将门打开。

  尹直看她头凌乱,衣冠未整,不像是收拾好的样子,有些着急,“锦莲,我说过一定会实现元宵之诺,你怎么不相信我!”

  锦莲被他说的一头雾水,但又不敢问他什么是“元宵之诺”,只有保持沉默。

  尹直见锦莲不说话,走进房间,轻轻的掩上房门,然后双手抓过她的肩膀,目光锁定她的脸庞,借着微弱的月光仔细端详许久,才将她紧紧的搂在怀中,“还好,还好,真如张公公所言,你在这过的还好……元宵节那天我就说过,在你生日前一定会想办法将你带出去的。你为什么不相信我?”

  锦莲总算弄明白了什么叫“元宵之诺”,她很不习惯被人这样紧紧的搂着,但又不能喊停,只好在他怀里扭动几下,换了个舒适点的姿势让他搂着,“那个……我没有不相信你,只是……这皇宫内院的,怕你有危险,所以……”

  尹直听见锦莲的话,心里很感动,“你放心,上天也在帮我们,那天见到你时我还在想办法怎么躲过藏经阁的守卫,没想到你却迫移居这安乐堂,这里是整个皇宫守卫最薄弱的地方,而且这里少了一个人,也没人会注意,出去后也不必东躲西藏,真是老天都在帮我们。”

  听到可以出宫,锦莲一下子来了精神,日日夜夜的盼着可以去呼吸一下宫外的自由空气,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她兴奋的推开尹直,“你等一下,我收拾收拾就走。”

  “你把衣服穿好就可以,其他的都不用管,我们要赶快出去。”

  锦莲穿好鞋子,拣了一些用着顺手的东西装了一个小包袱,“可以走了。”

  两人走到门口,锦莲想了一下,对尹直道:“你等我一下。”也不等他回答,就动手将屋中的桌椅掀翻在地,又将藤箱中的衣服胡乱的丢到地上,将房间弄成像激烈打斗过一样。

  她做好这一切,才现尹直正目光深邃的看着她,“你在这深宫内院中,怎么会知道这么多江湖上的手法。”

  “啊?”锦莲愣了一下,心想,总不能说自己是在电影里学的吧,她决定转移话题,“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第十二章 出宫

  “啊?”锦莲愣了一下,心想,总不能说自己是在电影里学的吧,她决定转移话题,“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尹直虽然觉得锦莲的表现很奇怪,但她的话也很有道理,现在确实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好时机,也就没再追问,转身轻轻的打开门,探出头去看了看,没有现有什么异常,转身拉起锦莲的手,“我们走。”

  “去哪呢?我也要去。”两人正要出门,窗户下一个怪异的女声在寂静中突兀的响起,令人毛骨悚然。

  锦莲被这没来由的声音吓得呆愣原地。

  尹直愣了不到一秒钟,立即松开锦莲的手,脚慢慢的向门边移动,嘴里低声呵斥:“什么人?”

  窗户下怪异的声音又响起:“黑无常,带上我吧,我也要去。”

  锦莲这一次听的特别清晰,暗暗将提着的心放回原处,伸手拉了拉尹直的衣角,“别担心,是个疯子,每晚都不睡觉在院中游荡。”尹直也听出说话的人不正常,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他走到窗户边,轻轻的打开窗扇,一双浑浊的眼睛正愣愣的看着他,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在那个女人身上轻轻一点,那女人缓缓的倒在了地上。

  “你……杀了她?”锦莲心中大骇。

  “我不是滥杀无辜的人,只是点了她的睡|岤而已。”

  锦莲听出尹直的语气有些不悦,又见那个女人鼾声已然响起,也就不多说话,跟在他的后面向外走。

  两人小心走到安乐堂左侧的院墙边,尹直停下脚步用右手揽着她的腰,道:“闭上眼睛,别出声。”

  锦莲听话地闭上双眼。只感觉环在腰间地手臂稍微一收紧。她地双脚就腾空而起。耳边传来呼呼地风声。她好奇地睁开眼睛。现已经飞行在房顶之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地轻功?没想到这个文弱书生居然还会轻功。她抑制了一下狂跳地小心肝。闭上眼继续享受这当空中飞人地刺激。

  尹直神色复杂地看着怀中这个爱慕已久地女人。心中有激动。有兴奋。更有愧疚和不安。

  锦莲再次睁眼时。她已经站在了宫外地密林中。

  “哈哈。出来了。我终于出来了。”锦莲深深地呼吸了一下。兴奋地叫道。

  尹直听见她地声音神色陡变。连忙伸手捂住她地嘴。低声道:“小声点。这里还有皇宫地守卫军巡逻。切不能大意。”他见锦莲点头。这才放开手。

  “对不起。我是太兴奋了。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出来。”锦莲也知道刚才地表现过于鲁莽。不好意思地低头道。

  尹直宠溺的看了她一眼,点点头,“此处不宜久留,我们走。”他这次依旧环住锦莲的腰,不过没有带着她在空中飞行,而是让她的重量全倚在他的身上,像来时那样在地上疾驰,快速的下了山坡上了空旷的街道上。街上除了偶尔听见一两声狗吠猫鸣的声音外,静谧的只剩下他的细微的脚步声。锦莲在后世生活时,即使是凌晨,街上也是有许多夜猫子游荡,哪见过这样安静漆黑的街头,心里没来由的一阵慌,手不自觉的紧紧环住了尹直的腰。

  尹直看了看环在他腰上的纤纤玉手,会心一笑,脚下更卖力了。

  转过一条宽阔的长街,尹直隐约听到横街上传来一些声响,拉着锦莲隐入一栋房子的墙角,示意她不要说话,然后屏住呼吸倾听横街上的动静。锦莲也听见一些杂乱的脚步声慢慢向他们藏身的长街靠近,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在心里将观音菩萨、如来佛主、上帝挨个的求了个遍。

  脚步声越来越近,中间夹杂着小声的说话声,“今天老子的手气真背,一个月的饷银就这么被你们给赢走了。”另一个略微苍老的声音笑骂道,“你们一个个小兔崽子,叫你们好好的将银子存起来,将来娶房媳妇暖被窝,就是不听。”开始说话的那人又道,“就像你那样一休息就回去抱媳妇?我可不干!媳妇哪比的上妓馆那些姑娘千娇百媚?”他的话立刻引得周围出一阵压抑的笑声。

  锦莲心道,这些臭男人还真是古往今来一个得性。

  脚步声渐渐消失在空旷的街道上。

  “街上也有兵丁巡逻?”锦莲奇道。

  “这里还是皇宫外围,也有巡逻,不过要少很多。”尹直说着话,脚下也不敢怠慢,一句话的功夫,已经穿过横街上了另一条大街。

  又穿过几条街道,街上的建筑也变得的低矮了些,尹直停住脚步,将手放在嘴角,一声清脆的哨音响起,青衣仆人立刻出现在他的跟前,“少爷,回来了。”

  尹直略微点点头,“送纪姑娘去海棠园,路上要是有人询问,就说内眷病重,需要寻吴郎中。”

  “少爷放心,这个小的自然明白。”青衣仆人走到锦莲身旁,躬身道,“小的是少爷的书童尹贵,纪姑娘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尹贵和尹直差不多大,身材瘦长,浑身透着一股精明,锦莲后世在医院识人无数,一眼就看出这个尹贵虽对她神态谦恭,但眼里透着敌意。她也没心思去理会这些,只道了声“有劳了”。

  尹贵挥了挥手,一顶青布小轿从暗中抬了出来,尹直搀扶着锦莲上轿,“锦莲,你先去海棠园住着,其他的事我需要安排一下,过些天再接你回老宅。”

  锦莲笑道:“没关系,哪住着都一样。”

  尹直看了眼锦莲,放下轿帘,吩咐尹贵快走。

  锦莲坐在较中,听着轿夫整齐的脚步声,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喜悦,心中一片惶然,她这一出宫,是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这个只见过一面的男人身上,这要是在后世,她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冲动的事情来,可在这里,她只能选择相信他,应该说只能选择相信他对前世的感情。

  能让他无所顾忌的从皇宫中救人,应该是一份感动日月的感情吧,锦莲在心中苦笑,只是不知道这份感情能维系多久。

  第十三章 海棠园

  锦莲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小轿停了下来,轿夫打着轿帘。

  “纪姑娘,到海棠园了,请下轿。”尹贵语气恭谨,但声音没有一丝温度。

  锦莲弯着腰,缓缓的下轿。

  这是一天只有三四米的窄街,准确的说应该只能算一条小巷,两旁紧挨着一个一个的院落,想来都是些小户人家的住宅。小轿就停在这样一个小院门前,朱红的大门粉白的院墙,门前挂着两个大红的灯笼,在这二月微寒的风中摇曳着。

  尹贵打掉两个轿夫,回头看见锦莲正在四处打量,也不答话,上前轻轻的扣了两下门上的铜环。铜环刚响,门就吱呀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显然她们一直就守在门边。

  “纪姑娘请。”

  那妇人手里提着一个灯笼在前面带路,锦莲跟在后面进了院子。

  “纪姑娘的房间收拾好了吗?姑娘刚刚赶夜路需要休息。”尹贵问那妇人。

  “下午就按您的吩咐收拾好了,只等着姑娘来。”那妇人话里透着恭谨,尹贵在尹家地位应该不算是低。

  尹贵嗯了声就闭嘴,表示他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那妇人也就没再说什么,只不时的提醒锦莲小心脚下。

  妇人停在后院一个房间门前,转身道:“这就是纪姑娘的房间。”

  尹贵点了一下头。分别指了一下那妇人和小姑娘。“这位是张嫂。这位是小翠。你这里我也不方便安排男仆。有什么事你就吩咐她们做吧。明天我再给你找个厨娘。”那张嫂和小翠也算是伶俐之人。当下就给锦莲见了礼。

  “这里虽不大。但周围住着地都是些寻常百姓家。人也不复杂。纪姑娘莫要嫌弃才好。这时间也不早了。姑娘早些歇着吧。我还要回去给少爷回话。”尹贵态度依旧恭谨冷漠。

  锦莲笑道:“这已经很好。代我谢谢你家少爷。”锦莲说地是心里话。这个院子也许在他人眼中很小。但她从寸土寸金地时代来地。这个院子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地。两进地院落。中间隔着一道圆形拱门。前院稍小。只有一间门房和几间偏房。后院排着一溜地青瓦正房。她地房间就是其中地一间。中间还有一个大大地院子。里面种着各色地花草。

  那叫小翠地小丫头送尹贵出门。锦莲跟着张嫂进了房间。

  房间很大。用一块巨大地白云石浮雕屏风隔开。屏风外摆着雕花桌凳。用作会客之用。屏风里面摆着成套地雕花木床和妆台。床上挂着素雅地蓝底绣花帐子。

  “这个房间里面还连着一个耳房。我做主把它改成一个洗浴房。要是姑娘不满意我明天找人来改。”张嫂见锦莲打量。忙介绍道。

  借着屋里的灯光,锦莲这才看清张嫂的长相,面目圆润,身材微胖,要不是皮肤还算白皙,给人的感觉就有些粗蛮。

  “不用改,这样很好,给我准备热水沐浴。”

  “我这去给姑娘准备。”

  张嫂扭动着她肥胖的身躯出去了。

  锦莲静静的坐在床沿上,心里惴惴不安,总觉得这样进出皇宫也太容易了些,尹直不知道,但她心里很清楚她在安乐堂中并非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色,不知道吴皇后和柏妃知道她失踪后会有什么反应。

  一晚上的折腾,天已经白。

  锦莲坐在烟雾缭绕的木桶中,任由小翠替她擦拭身子,耳房中放着两个木炭炉子,整个房间暖烘烘的一点也感觉不到北方二月的寒冷。

  小翠看着锦莲如若凝脂、欺霜赛雪的肌肤,忍不住赞叹:“姑娘真漂亮!”

  漂亮么?漂亮让她前世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后世成为婚姻的牺牲品,有什么用!锦莲微微一笑,“把衣服给我拿过来。”

  小翠细细的替锦莲擦干身上的水,又取来棉布绞干头上的水滴,这才从旁边的绣凳上拿起一套天青色的真丝斜衽亵衣递给她。她接过亵衣,“这不是我的。”

  “这是尹管事昨天送来的,整整两大箱子呢!”

  尹直倒是个细心之人。

  “还是去把我包袱中的取来,我不习惯用这些新的。”她在后世的习惯是所有买回来的新衣服,都要好好的清洗几次才上身,特别是贴身穿的衣服。

  小翠嘴里说着“姑娘可真奇怪,放着新衣服不穿非要穿旧衣服”的话,转眼间已经将衣服取了过来。锦莲穿好衣服出来,天已大亮,张嫂正在摆饭,极简单的几碟咸菜,两只馒头和一碗玉米粥。

  “姑娘一路上辛苦,先吃点东西,再好好休息一下吧。我也不会做饭,不知道合不合姑娘的胃口。”

  锦莲正觉得肚子饿,也就不客气的坐下,“张嫂,你再去拿些来,这院子里就我们三人,一起吃吧。”

  “看姑娘说的,哪有这样的规矩,我们还是伺候姑娘用了再去吃吧。”张嫂自从丈夫去世后,就一直在外面为仆,这还是第一次有主人叫她同桌吃饭,心里热呼呼的。

  “规矩是人定的,在这里就听我的规矩,再说了,一个人吃饭也不香。”锦莲又对忙着收拾浴室的小翠道,“过会再收拾,你也先来吃吧。”

  张嫂见锦莲也诚心诚意的,也不好忤了她的意思,就去厨房又取了些来,和小翠一起坐下吃。

  饭菜的味道比后世的那些苍蝇馆子还差,锦莲最近的胃口很好,还是吃了三只馒头两碗玉米粥。她放下碗筷才现张嫂和小翠正神色复杂的看着她,碗里的玉米粥几乎没动。她知道是她的好胃口吓着了她们,当下笑道:“人多吃饭胃口就是好,你们以后都陪我一起吃吧,要是不想每天都饿肚子,你们还是要随便些。”

  张嫂从没见过这么能吃且不顾吃相的主人,心里猜想锦莲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出身,有了这样的念头,神色也就自然很多,应了一声,继续吃起来。

  小翠见张嫂继续吃,也没那么拘谨了。

  第十四章 主仆同桌

  锦莲见张嫂收拾好碗筷,空了出来,就让她和小翠把房里尹直送来的两箱衣服全取出来,在她亲自监督帮助下按照亵衣中衣外套的进行分类,好拿出去清洗。她从宫里出来时,只带了些贴身穿的衣物,如果不尽快洗好,就没有换洗的了。

  锦莲在后世也是个一见漂亮衣服就走不动道的主,一到闲暇时,就喜欢去逛逛,合适的就买下来,家里的几个大衣柜里全是她的衣服,所以这些衣服在她眼里也没几件。

  张嫂从出来为仆开始,就一直在一户小户人家里做粗活,还从来没见过谁一次做这么多的衣服,嘴里啧啧有声,小翠在锦莲洗澡时虽然看过箱里的衣服,但当时锦莲正等着,也就没有细看,这时见到这五颜六色的许多衣服,也是惊诧不已。

  锦莲看着她俩的表情,会意一笑,她知道这时的人做衣服全靠手工缝制,所以寻常人家一年是难得添置一身衣服的,更别说一下子添了这么多。她挑了一件做的有些大的天青色银丝滚边的背子,递给张嫂,“你拿去把线放放,也就能穿了。”

  张嫂看着锦莲,不敢伸手去接,这件背子是上好锦缎做的,少说也得三两银子,她的月钱才一两银子一个月,她怎么敢轻易接受,“姑娘,这么贵重的衣物我可万万不能收。”

  锦莲也不想跟她继续推让,将背子塞到张嫂的怀里,又从衣服堆里挑出一件桃红的夹袄,递给小翠,小翠到底是小姑娘,道了声谢就接下了。

  张嫂将衣服搬到院子里去,又吩咐小翠服侍锦莲躺下歇息会。

  锦莲躺下,“小翠,你今年多大了?”

  小翠帮锦莲掖了掖被角,坐在了床前的脚踏上,脆声答道,“十二。”

  “你觉得你家大人怎么样?”锦莲只见过尹直两次,想多了解一些他的情况。

  小翠奇怪的看了眼锦莲,“我还没见过大人呢!我三天前被尹管事从人牙子手里买来就送到这了,除了尹管事,府里的人谁也没见过。”

  “那张嫂呢?”

  “张嫂和我一起来地。不过她只是被人牙子荐来地。没有卖身。”

  “恩。你出去吧。我睡会。”

  小翠依言除了门。

  锦莲沉默着。明明一夜没睡很困。可头脑却异常清晰。觉得越来越看不懂尹直了。第一次见他觉得他只是个浑身透着迂酸地文弱书生。第二次见他又觉得他是一个行事莽撞地武夫。现在听小翠说来。救她出来安顿她又是花了不少心思地。为了保密。连丫头婆子都是新买地。

  迷迷糊糊间。锦莲睡了过去。

  “姑娘,姑娘,快醒醒。”锦莲睁开眼,看见张嫂正站在床头笑咪咪的看着她,“姑娘起来吃点东西再睡吧,你看你都睡了这大半天了。”

  锦莲也觉得她有些饿了,便坐起身,“你先去摆饭吧。”锦莲在安乐堂中被阿桂妥妥帖帖的服侍了那么久,慢慢的习惯了这种有人服侍的日子,也能神色自如的吩咐她们做事了。

  张嫂得了那件背子,心里一直很高兴,乐滋滋的让小翠去摆饭,自己亲自来帮锦莲穿衣服梳洗。

  梳洗完毕,饭菜也端上了桌,锦莲坐下,这才现跟前站着一个陌生的四十上下的女人,和张嫂差不多高,但皮肤暗黄,身材瘦弱,唯独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张嫂见锦莲打量那个女人,忙道:“这是尹管事送来的厨娘吴嫂,尹管事听说姑娘在休息,也就没有进内院,只吩咐我们好好地照顾姑娘就离开了。”锦莲笑笑,她明白是这尹贵不想见到她,想必是知道她的身份,怕她害了他的少爷,所以从一见到她就恭敬有余热情不足。

  吴嫂看见锦莲笑,以为是在对她笑,上前躬身行礼,“见过姑娘,以后我吴婆子要是有什么做错了,还望姑娘多多担待。”

  锦莲将她扶起,“看你说的,谁没有个做错事的时候。”又看了看桌上的一副碗筷,眉头微皱,“早上不是说了吗,叫你们一起吃,怎么又只摆了我一个人的?”

  “姑娘,咱府里可从来没有这个规矩,你还是先用吧。”吴嫂声音不卑不亢,全然没有小翠张嫂语气中的小心奕奕。

  锦莲一愣,旋即明白了,这吴嫂肯定是从尹直的老宅里来的,而且能被尹直放心的送到这里的,身份也一定不低。想来她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厨娘,至少对尹贵来说是这样。“这海棠园里只有我们几人,府里的规矩再好,想在这执行,人少也不一定能行的通,你们说是吧。小翠,再去拿三副碗筷来。”锦莲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已经将她的立场摆明,她是这海棠园的主人,在她这里,就要守她的规矩。

  小翠应声而去。

  吴嫂在尹府三十年,尹直从襁褓中就是由她照顾着,她哪能听不出锦莲话里的意思,虽然她从心底看不起这种没有规矩的行为,但到底锦莲是主子,也就没有现出什么,只是低头应了声是,心里却想,这个丫头仗着少爷的宠爱也太不知深浅了。

  “你们都坐吧,站着干什么。”锦莲见吴嫂没有辩解,知道话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也就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吴嫂毕竟在这等级分明的尹府里生活了几十年,和张嫂小翠这种小门小户里出来的又不一样,让她接受这种主仆同桌吃饭的事,也是难了一些,“吴嫂,算起来,你也是我的长辈了,刚才的话你也别往心里去。你看啊,我们这就这么几个人,一起吃饭也热闹些,吃饭一热闹,自然也就吃得香些了。”

  吴嫂没想到锦莲会和她道歉,有些意外,怔怔的看着锦莲。这时小翠拿来了碗筷,她接过碗筷仔细的摆了起来,嘴里絮絮叨叨,“你这丫头要记住,摆碗筷要从姑娘那摆起,这么没规矩,也就是遇到了姑娘是个不讲究的,不然啊,少不了你的打……”

  锦莲闻言笑笑。

  第十五章 家长里短

  吃罢午饭,锦莲又有些犯困,但想着这里可没有什么剖腹产,万一到时难产就只有一命呜呼了,她死到不要紧,就怕害了腹中的孩子,便忍着睡意,在小院中慢慢的溜达增强运动,以便到时能让孩子顺利降生。

  后院中没有什么布局,碎石小路的周围杂乱的种着一些花草,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正开的欢腾,让这小院中显得生气勃勃,院子的周围依次种着一圈海棠树,此时还没有到季节,并没有开花,“海棠园”大概也是因此得名的吧。

  前院锦莲也去晃了一圈,青石板铺成的院子逼窄,在四周高墙的下显得特别压抑。

  吴嫂和张嫂坐在位于正屋右侧的厢房的厨房门前有说有笑的择一小捆青菜,锦莲觉得无聊,就想去凑个热闹。

  “哟,姑娘,你怎么到这来了,快去找个有阳光的地方坐吧。”张嫂人胖嗓门也大,嚷的几十米外就能听见她的声音,吴嫂皱了一下眉头,“你还是赶紧的学些大户人家的规矩,姑娘现在住在这别院中到没什么,过些日子搬去了老宅,你再这样就少不了要挨管家的训斥。”

  张嫂讪笑,转过话题让小翠去搬绣凳。

  “吴嫂,在这住的好好的,搬去老宅做什么?”锦莲坐在小翠搬来的绣凳上,也随手捻起一根青菜,她当然知道吴嫂话里的意思,只不过想用这个引她多说些尹直的事。

  吴嫂嗔怪的看了锦莲一眼,“当然是正式嫁给少爷了,嫁过去后,虽然只是一个姨娘,但好歹也比你住在这破院子里没名没分的强。”

  锦莲听到尹直已经结婚,并没有觉得有一点意外,在这个时代以他的年龄,要是没有结婚才叫奇怪,这件事没有在她平静的心中掀起一丝涟漪,她继续问道,“那你们家少奶奶是个怎样的人?我感觉你们少爷有些怕她。”这是她昨晚从尹直说“过些天接她去老宅”时的表情中体会出来的。

  “少奶奶和少爷是表亲,娘家郑家可是江南赫赫有名的商贾之家,少爷要不是有少奶奶娘家的支持,哪会中进士,有机会来京城做官,就是现在,老宅的一切开销也还是靠着少陪嫁的田地商铺支撑着,不然凭少爷一个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的俸禄,哪能养着这一大家子人。”吴嫂偷眼看了下锦莲,见她没有做声,继续道,“所以,少爷做什么事,都要顾及着少奶奶,从不轻易自己做主。”

  锦莲感觉这时几道目光都盯在了她的身上,小翠和张嫂的明显带着同情,吴嫂一脸平静。吴嫂处事进退有度,锦莲虽然没有和她相处多久,但看得出不是个说话不知道深浅的人,她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