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 7 部分阅读

作品:易鼎|作者:止水惊羽|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6-23 20:06:48|下载:易鼎TXT下载
  很好。”王守田接过碗,喝了口,连连称赞,这水很是甘甜清彻,并且在冬天水温。

  之后,又有些疑惑的问:“这古井,明明还能用,出的井水也很甘甜,为何后来被弃用了”

  “大人,相传汲水河,住着位龙女,她主管着方圆几百里的施云布雨以及各种庄稼收成,这古井的水,就是来自她的龙宫,格外的甘甜可口。”

  “二十年前,本县闹过场**,被杀三千人,供奉龙女的庙宇香火断了,之后,这古井的水,就慢慢的干涸了,百姓们以为这井再也挖不出水来,于是慢慢就弃用了。”说到这里,文吏唏嘘了阵,说着:“本来这次挖井,也没抱太大希望,只是清理下,没想到,这井居然又开始有水了。”

  “龙女”对于这些传说,王守田却是将信将疑。

  “龙女庙现在建的怎么样了”王守田决定到里面去看看。

  “是,大人,我这就引您过去”文吏忽然想到了什么,有些迟疑的说着:“不过,才建了半,到处是砖瓦。”

  “无妨,我也就是过去看看。”王守田笑了笑,说着。

  引着过去,这时,忙碌的众人都停了下来,给王守田磕头。

  龙女庙规格并不算很大,这些工匠也只是从原本的旧址上修复,现在已经建了半了,估计明天就可上横梁。

  龙女神像,现在泥雕当然来不及了,却也有办法,就是木雕,几个木匠动手,已经雕刻了半,龙女却是很有些妩媚,长有龙角。

  汲水县志云:“龙女庙,重九作花枣糕,载酒登临士女登临者尤众。”

  据说当年,龙女庙名闻四方,每年九月九日都要到此祭拜龙女,每年重阳节期间,还举行为时五天的庙会。

  龙女庙前商贾云集,戏班杂耍,热闹非凡。

  而每逢天旱不雨,乡人纷纷前来祈祷,企盼天降甘霖。

  王守田站在大殿门口,观看着这些,心里已经瞬间闪过了很多念头。

  他之所以想来庙宇里看看,并非是真的对龙女有特殊兴趣,前世地球21世纪,自修自悟,观看神灵,也不过如此。

  只是觉得城里的民众需要个寄托,让他们的心安定下来。

  再说,庙也是当时民众的精神食粮。

  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娱乐贫乏,拜庙看戏,就是最大享受了。

  而且,王守田还有意搞些卫生。

  般县城,空间狭窄,家家户户都往街上倾倒垃圾,于是街道上垃圾堆积如山,年深日久臭气冲天,路人往往只能掩鼻而过。

  也没有下水道工程,生活废水往往无法倾泄只能渍积于地面,若遇雨天则水流不畅,街上积水成河。

  城市肮脏和污浊是疾病的温床,大量疾病的流行。

  虽然现在,县城重建,但是王守田也没有兴趣居住在危险的城市,要是来场瘟疫的话,只怕个县死上半都不是稀罕的事。

  按照王守田的规划,首先下水道已经建了,下步,就是建公共厕所和公共澡堂,这并非是什么超前的事,在地球上宋朝就很普遍了。

  思考而定,王守田顾左右说着:“去县衙。”

  县衙,却也是少不了,这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在比较简单,但是也分布着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等建筑,若是以后人口多了,还会扩建,花园之类也会建起来,现在满足办公绰绰有余。

  到了门口,薛远迎接上来,躬身行礼。

  薛远穿着件石青色的令吏公服,精神抖擞,神色又有不同。

  “主公,您今日而来,我倒正有事禀告,最近却有些流民,又前来。”

  “哦,这时节还有流民,是冬收催税逼的吗”王守田沉思了会儿,问着。

  “主公,您说的不错,大部分却是对面太素县的流民,川中都今年大败,要重建,自然需要大量粮钱,因此横征暴敛是免不了,百姓衣食无着,听闻着我们这里能有口饭吃,因此就投奔而来,这就有数百之数。”

  “这事甚易,我许你拨下军粮赈济,但是要编户编组,监督细。”

  “诺,主公,不过,这太素县的流民,还是小事,却有本镇的流民,这又如何处理”薛远脸色凝重,问着。

  “本镇流民”王守田皱起眉来。

  “本府文阳府,除府城外,还有开明县兴山县东岚县正定县。”

  “开明县是文官管理,知县李存义宽厚,甚得人心,没有流民,兴山县却由长策都大将赫义管辖,供养都兵力,可所谓不知治政,中饱私囊,百姓甚是困苦。”

  “正定县原本是燕山都管辖,却由于陆炎战死,因此大帅收回,任命了傅廷为知县,目前情况还算可以。”

  “东岚县是沙成都的辖地,大将张允信还算可以。”

  “现在就有流民,由兴山县流出,主公如何处置”

  这串话说过来,王守田的脸色阴晴不定。

  说是大帅,实际上论地盘,控制的只是文阳府本身,其它开明县兴山县东岚县正定县都有问题。

  论军队,大帅除了黑衣卫,其它三都也都有问题。

  前世,自己就是想中央集权,收回大权,结果急功近利,导致众叛亲离,给了李承业摘桃子的机会。

  哼,从前世来说,赫义等将虽然桀骜,却还没有有些人心怀反骨。

  这次兴山县流民,固是由于逃荒,却也可能是人谋

  若在自己接收了流民,说不定就有人挑拨,使赫义对自己不满,埋下了祸根。

  可是,把流民赶回去,然后被赫义处死

  或者任凭在野外,饿死在冬天里

  王守田却是不肯,这不仅仅是原则问题,也是增长实力的问题。

  汲水县初建,需要人口来充实,想了想,王守田就说着:“送十匹马,十副盔甲,给大将赫义,你亲自去,以得其欢心。见其欢心,再不经意,说起流民的事,就说本县缺少人口,有所冒犯之处,还请宽恕。”

  “是,主公,这的确是好办法,现在主公不宜和大将生出龌龊。”薛远点头说着。

  王守田心中却无喜意,开明县知县李存义宽厚治政,甚得人心,这十数年的经营,李家名声已经出去了啊

  这就是未来祸根,却是与牙将桀骜样的危险。

  这时却没有办法,王守田只得先说正事:“城中如果不整净,容易生瘟疫,我欲以龙女托梦的方式,建公共澡堂和公共厕所如何公共厕所的粪土,也可方便于施肥。”

  又仔细说了说具体要求,就是挑选专职的清洁工,负责清扫街道。

  同时要求居民不能乱抛垃圾,马桶粪便必须倒在指定的公共厕所内。

  但是真正的用意,却没有说,比如说非常关键的粪土可制硝的内容,这可是未来决定性的力量之。

  “主公既有此意,这事也不难。”薛远想了想,并没有反对:“二日后,龙女庙就举行集体祭祀,到时候,我来宣布此事。”

  王守田微笑,在他的印象里,这片区域恢复祭祀,要等到三年后,李承业就攻下此地,恢复祭祀。

  既然是迟早的事情,那就在自己主持提前吧

  当天,就传出了王守田夜梦龙神的事情,随后,系列据说是龙神点化而成的公共卫生的习惯,开始被推广而来。

  二日后,新建的龙女庙里,迎来了多年后的第场祭祀。王守田带领着大小官吏和众多百姓,在这里祭祀了龙女,以少牢祭。

  时间,祭祀香气弥漫庙中,百姓欢呼跳跃,对许多人来说,这是难得的个新年,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王守田,“能吏”之名,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开始流传出去。

  第十二章 能吏下

  流民的总体情况,可以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这批流民大概有上百户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这些人站在城门前,等候着命运的裁决。

  等着王守田出来了,身青衫,却被众人围着,就纷纷跪了下来,哀求的说着:“小人出来逃荒,闻听大人仁义,特来投靠,希望大人收留。”

  王守田目光扫过这些流民眼,向着薛远点了点头。

  薛远早已经定计,大声说着:“大人恩典,愿意收留你们,不过你们既然要来此地,就要守此地的规矩,不愿者立时驱逐”

  “首先,你们会有粥吃,要以工代酬,以后春来了,也要干活,开垦荒地,第年免征税粮,第二年开始每亩征半,其它别无田税你们可是愿意”

  这些流民事先都打听过了汲水县的规矩,知道以后每户发三十亩地,现在劳作时,有米粥吃,管饱,这就足够了。

  田中收半,看似极重,实际上如果其它方面不加赋税,就已经是良政了,当下人人叩头说着:“我等愿意,愿大人作主”

  王守田挥了挥手,说着:“让下面带他们过去,先洗澡,再给粥,然后登记入册。”

  “是,大人,这些下面的人都很熟悉,不过,现在军粮也不是很多了。”

  “这我知道。”就算内政交给薛远,唯有个部门还是直属王守田,那就是库房,这库房的文吏,就是用了荷桂的丈夫老徐。

  现在仓库内,粮已经不满千石,银子只有四百两了。

  这次拜见大帅,又支出了二百两。

  这是由于不断作工,粮食消耗太大,更由于训练二营兵,不惜代价购买鱼肉的结果。

  到明天五月,原本应该足够,现在增了流民,就未必了。

  王守田有些苦恼,这时却不说。

  薛远又说着:“县里已经设了五个施粥棚,大人,过去看看吗”

  看着流民进入县里,王守田摇摇头,说着:“不用了,我就直接去府城了”

  汲水算得上条大河,河水汹涌,这时,只有几条客船迎来送往,做着些生意。

  今天早,个经过汲水县客船老板,就迎来了生意。

  出行在外,王守田带足了火亲兵,个个剽悍。

  看上来,就个个沉默不语,分布在船上,警惕的看着,船老板感觉有些拘束,他边和两个儿子起摆船,边尝试闲聊,要行几个时辰,才能到府城,这样沉默,让他有些心慌。

  “客官,你们这是要去对面的文阳府吗”船老板,向着坐在自己最近的人说着。

  这人身儒袍,面容勉强算得上英俊,看起来实际年纪非常年轻。

  被他这问,正在寻思的王守田笑了,说着:“是,我们就是要去文阳府,看这情况,这里没有被战事影响啊”

  “怎么没有影响,以前,这里靠岸根本没有啥人,就百户人,作点生意也赚不了钱,现在不样了。”船老板脸唏嘘的说着:“现在据说王小官人当了这里的官,人就多了起来,现在有五六百户,我们船经过,也有些生意作了。”

  “这王小官人,真是好官啊,这里的人有福气了,听读书人说,这是个能吏”船老板说着。

  王守田听了,不由微笑。

  名声,实际上是王守田故意放出去,所谓三人成虎,所谓谎言说千遍就是真理。

  按照这个世界的评价,般都是能吏名士名臣名将贤臣四级,如果是主公最后还有明主。

  这实际上都有很大影响力。

  以王守田的情况,如果鼓吹自己是名士,只怕会被人笑掉大牙,但是鼓吹是能吏,这就勉强达标了。

  不要小看这点,李家经营十数年,才被赞为“治民之能吏”“开明县之名士”,但是影响力就足够影响人心背向,支持着李家上位。

  可见这名声的威望。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当然,这名的含义本来是官爵,但是用于名声,同样可以。

  王守田凝神而看,就会看见,随着自己派人暗里传言,短短周时间,自己顶上,金印中,白气就丝丝增长,原本还欠缺了点的白气,顿时充满了,更多的丝丝白气,竟然弥漫在印外。

  这名声之贵,贵过千金

  这个船老板说起来,话很多,看的出,对于汲水县,出了个能吏,他们还是相信的,毕竟半年来,汲水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到了近中午的时候,就到了府城,下了船,雇了辆马车,直奔文阳府大帅府。

  王守田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望着外面。

  文阳府的规模,当然要大些,街道整洁,两旁的店铺虽然不是太兴旺,可比起汲水县来,就要强太多了。

  文阳府知府李刚,并非是李承业的族,不然大帅也不会用他当知府,不过这人才能还是有些,治理的虽然不算太繁华,却也井井有条。

  就在转念之间,就到了大帅府门口。

  “下官果毅校尉,汲水县典农都尉,求见大帅”到了门口,王守田按照规矩求见。

  守门的,看样子是个火长,看了王守田等人眼,有些懒洋洋,果毅校尉这官位并不算大,当然也不是能怠慢的,他说着:“我这就去通报下,大帅很忙的,未必能见你们啊”

  进去之后,等了片刻,这火长就回来,他这时转换了神情,语音亲热,说着:“王校尉,大帅让你立刻去见他”

  王守田拱了拱手,让亲兵在外等候,自己跟着进去。

  经过大厅的右侧,穿过数重门堂,来到大帅的书房。

  “大帅,果毅校尉王守田求见。”

  “进来”

  王守田推门而入,和上次样,就见得窗口下面办公的节度使,其书桌上,有着层叠的文件,将这个八尺长,四尺宽的公案占满。

  书桌上,节度使王遵之,穿着普通的衣袍,发髻上只插了根木簪。

  王守田上前给王遵之磕头行礼,王遵之却示意王守田不必多礼。

  王守田递上礼单,言表这是些心意,王遵之随手看,见礼单相对于王守田现在这个级别,还算得上丰厚,点了点头,沉吟了半晌,缓缓说着:“听说你派人给赫义送了些礼”

  “是,大帅。”王守田毫不隐瞒,应着,心中惊,这只是这几天才确定的事,今天大帅就知道了

  顿了顿,又解释的说着:“有些流民自兴山县而出,投奔汲水县,下官这样想着,如果下官不收,只怕会去别郡,这是资敌。”

  “下官也怜悯流民衣食无着,再加上汲水县也需要户口,故收留之,为免得赫将军不快,生出龌龊来,才特此派人送礼解释。”

  王遵之眯缝着眼,望着窗外秋色,久久没有说话,片刻,眼皮颤,缓缓说着:“你作事老成,我就放心多了听说你县里已经有五百户了,并且开垦出三千亩田”

  “是,正要向大帅禀告,已经编户五百四十三户,不过这次流民来,只怕新年后,要有七百户都已经有了住房。”

  “三千亩屯田实际上少了些,不够每户分着,下官预备每户分得三十亩这七百户就要二万亩。”

  “不过今年既要建房,又要修墙,还要开井修庙,事情多了些,明年就可大举开垦,下官还准备疏通水渠,弄些水田种稻子。”

  “你的想法不错,办事也不错,能吏嘛”说到这里,微微顿,倒使王守田背后,不由渗出丝冷汗。

  严格的说,私下派人传播名声,是大忌,不过,大帅终是只有自己个儿子,再说身体直不好,这应该可以容忍。

  果然,听着王遵之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问着:“那粮米可足够对面的川中都,你又准备如何是好”

  “粮米的确不太够了,川中都经过半年,也应该恢复些元气不过大帅,这实际上是个问题。”

  “下官想在春来后,就对山中用兵”

  “山中用兵”

  “是,山中有着不少寨子,有的是久住数代,可称山民,有的就是强盗,这些人总有些粮食和钱财,我想围剿之,是练兵,二者也可迁移他们从良,充实汲水县的人口。”王守田将心中的想法,说了:“若是能这样,我想川中都也不敢用兵了。”

  王遵之心中惊,又是喜,再沉吟了片刻,说着:“你既然有此志,本官也不拦你,若是你能作到,本官就给你七品县令,以及七品宣武校尉,又如何”

  王守田跪在地上,伏身磕头说着:“必不辜负大帅之望。”

  再说了些话,觐见就结束了,过了片刻,李显进来,王遵之就把他刚才的话说了,问着:“你看此子如何”

  李显思量着斟酌字句,开口说着:“王校尉所作所为,能吏这二个字,就算差了点火候,也不远了,若是能办到所说的话,个能文能武评价,却是少不了。”

  “你说的没有错,想不到还真有点本事和志向,本官本想提拔他为主薄,现在看来,还不如任他为县令,假如他真的能办到的话。”说到这里,王遵之连连咳嗽,又缓缓住了口,不再继续说了。

  第十三章 婚礼上

  虞府

  虞府有良田五百亩,虽非大富,却是世传的书香人家,最重文风礼教,在县城南,门口有着两头石狮子,这正是大家才有的气派。

  个年轻人在门口下车,向门子递上拜帖。

  门子看,却是熟人,态度很是殷勤,说着:“萧少爷请进,这就去通报。”

  果然,人急急禀告,人引入门内偏厅招待,茶水伺候,极是周到。

  处庭院,个年轻人正在读书,突然之间听见脚步声,头也不抬,慢条斯理的问着:“什么事,这么慌张”

  “少爷,萧少爷要见您”这仆人回答的说着。

  “师弟怎么来了”这青年听到这里,将茶杯放了下来,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语说着:“难道老师又有什么想法”

  这青年正是田纪的首徒虞良博,而来的人正是二徒萧少德。

  虞良博穿着便服,神情悠闲,眸子中带着幽光,听完了仆的禀报,虞良博沉吟片刻,就站起了身,说着:“我这就去”

  走出几步,又回头,对那仆人说着:“你以后改改急躁,这才多大点的事。”

  仆人忙陪起笑脸,说着:“是,是,小的定改”

  走到了侧厅,就见到了。

  “萧师弟,为兄刚才听人回报,还不敢相信,没想到真是师弟,你这是从何而来啊”虞良博笑呵呵走了过来,很是热情的说着。

  两人都是打拱见礼。

  “小弟是从师傅而来,有事相告。”萧少德外表文弱,笑了笑说着。

  “哦是吗”深深的望了眼萧少德,虞良博的脸上露出抹玩味笑容,向里让的说着:“那就到里面详谈吧他们几位是”

  他看向萧少德身旁跟着的三个护卫,这三人的气度,不是寻常仆人。

  “他们是家里护送我过来的人,最近路上有些流贼,师兄应该已经有所耳闻了,孤身行路,不是太安全。”萧少德说着。

  “恩,有所耳闻,不过不是大事”虞良博摇头笑了笑,随后,叫过名奴仆,让他招呼那三人去休息。

  而他和萧少德来到了后面,在个小厅里分宾主落座,有人上茶,两人有段时间,是沉默无语,只喝着茶。

  “师兄,您还在耿耿于怀”萧少德问着。

  “恩,有些,我知道师傅是为了我好,不过,我却有些疑惑。”

  “前几个月,王守田派人求才,师傅口断绝,本来却也不当回事,只是家父却有些意见在上层,大家都知道,大帅无子,挑选了三个侄子,其中必有个收为儿子,以继之。”

  “本来情况迷离,只是如今大家都看出些蛛丝马迹了,父亲很是生气啊”虞良博悠闲的说着。

  前世大败,王家三兄弟都样,避而去正定县,累的老节度使抱病上阵,三人都被轻视,评价很低。

  因此田纪叫二个徒弟不出仕,很容易就达成了。

  但是这时,王守田反败为胜,杀了陈翔,就很显目了。

  王守田在以后半年默默种田练兵,都落在有心人的眼中,评价进步提升。

  虽然还有些不当之处,但是已经脱颖而出了。

  因此田纪不通知就阻挡,就起了反弹。

  虞府是大户,再怎么样师徒名分,也大不过家族利益,再说,家族里还轮不到虞良博来说话。

  “王守田虽然侥幸,建得功劳,但是未必是他继承之。”萧少德连忙说着,他的家世就小多了,年纪也轻些,相应的,反弹就少了许多,辩解的说着。

  “师弟的消息和见识,还少了点,如果仅仅这样,不足以判断,但是你看半年来,王玄之和王忠义,都几乎完全被闲置了,你知道这是何意”虞良博问着。

  萧少德是聪明人,顿时微微变色。

  王玄之和王忠义都是王家的子侄,就算有了定数,不可能因此就怎么样,大帅还是不是皇族。

  最好的方法就是闲置,方面默默无为,方面蒸蒸日上,到时候,大家都看出差距了,等以后磕了头,定了名分,更是定了大事。

  想逆天还真不怕有这种人。

  现在大帅的意向,已经渐渐被揣摩出来了。

  “算了,师兄,这次你来,师傅有什么意思呢”

  “李承业据说已经获得了大帅同时,已经订婚了,与新年十五就和其义女结婚,师傅希望你我同去庆贺。”

  “李家吗师傅选择的,是李家李家虽然有些家世,也有些名声,只是还只是县令,师傅为什么看上李家呢”虞良博敲了敲桌子,若有所思。

  “那师兄的意思是”

  “去,当然去,师傅既然有了要求,我作首徒的,怎可不去,反正只是庆贺而已”虞良博有些不在意的说着。

  萧少德张口要说,想了想,又闭上了。

  田纪原本隐含的意思,他不相信师兄看不出,但是虞良博明显在这上面,并没有唯命是从的态度。

  不过话说回来,这不是小事,是关系家族前途甚至生死的大事,就算田纪是师傅,也不可能在这方面言而决。

  “对了,听说薛师弟,已经去了王守田那里了。”

  “师兄,他现在不过是令吏而已”

  “师弟,薛远只是乡人,并无家世,能去就当上令吏,事实上管五百户,已经非同小可,可见王守田对他器重。”虞良博听着萧少德的话,眉头微微挑,微微笑,说着:“如今汲水县处理的井井有条,我看只怕升职就在明年五月之间了。”

  五月是冬小麦收获的季节。

  “师兄”萧少德忍不住打断了这个话题,说着:“既然师兄已经答应,那我们到十五就起去庆贺。”

  虞良博听了,淡淡笑,说:“好,那就言而定”

  就在这时,个管家进来,说着:“老爷知道萧少爷前来,非常高兴,请少爷和萧少爷起前去。”

  两人听了,对管家拱拱手,跟随他路行去,穿过数道拱门,绕过长长回廊,进入见客的正堂。

  堂中有位容貌清秀的中年人,正在喝茶。

  “父亲大人”

  “愚侄萧少德见过虞世伯”两人进门,恭敬行了礼。

  虞昭养气很深,气度从容,带着和询的笑容,微笑挥手让二个孩子起身,手抚长须,盯着萧少德细细打量番,点头说着:“才半年不见,贤侄越来越气质不凡了,田先生真是教导有方啊”

  “小子才学鄙漏,实不敢当世伯如此这般夸奖。”萧少德说着:“这是师傅教导,也是世伯提点。”

  虞昭点点头,又笑的说着:“你我二家向来交往,上次见过后,别半年,却怎地不来府上看望我”

  萧少德连忙笑的说着:“还请世伯恕罪,小子体弱,最近染了风寒,因此少来走动拜见了。”

  “唔,少年要多食多动,对了,老夫人身体可还好”虞昭关切的问着。

  “家母尚好”萧少德恭敬回答的说着。

  这样,过了半小时,虞昭才结束了客套,说到点子上,只听他说着:“田先生最近可有什么诗作”

  萧少德恭敬回答的说着:“世伯,师傅最近授业忙碌,尚无诗作,开明知县李存义是师傅好友,其子要结婚,是大帅之义女,这次前来,就是想请世伯和师兄起前往。”

  “田先生所说,怎可轻违,只是我最近有事,不能前去,这样吧,博儿,你就代我去次”虞昭不喜不怒,平淡的说着。

  虞良博听了,只得应着。

  下面就是无事,再说些了闲话,告辞出去。

  半路庭园,瞥到萧少德的表情,虞良博无奈的说着:“师弟,你还对我有些成见吗我们是从小起求学的师兄弟,只是这事,实在重大,由不得我来作主。”

  “谢了。”萧少德听完,依旧是拱手,道谢。

  “算了,就你那脾气,我算是领教过了,到时候起去吧”被萧少德的脾气给整的有些没办法,虞良博送着萧少德到了门口。

  相互拱礼,萧少德乘着牛车,渐渐远去。

  几乎同时,这二人的师弟薛远正巡视着新设的粥棚。

  此时,这些流民,都已经洗了,有简单的粗衣发放下去,又暂时被安排在空地上,等着碗碗粥。

  粥浓郁香甜,这些流民初来的时候,情形凄惨极了,衣衫褴褛,人虚体弱,充满恐惧,在热粥的伺候下,慢慢缓解了情绪。

  “明天就安排着建房吧,还有些砖块和木材。”看这些等候在粥棚前的百姓,薛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半年前,薛家虽然不到这种悲惨的地步,却也差不多了。

  因此眼前的这种情况,往往使他有着特别的感触。

  这时,城门处,正好看见几个牛车,被赶了进来,牛车上驮着农具。

  “大人,幸不辱命,这次又买到六头耕牛,批农具。”个小吏上来禀告的说着。

  薛远很是感慨的当众说着:“有了这批耕牛和农具,百姓就有活路了,这都是大人的福德和恩典啊”

  喝完了粥,又带这些人,到了衙门外的公告栏上,自然有人告诉在这里的规矩,特别是田地未来发放和赋税情况。

  这些流民个个鸦雀无声,在寒风中聚精会神的听着。

  第十三章 婚礼下

  雪下了,初下时,雪并不大,和柳絮样随风飘着,片刻之后,雪越下越密,织成了面白网,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体。

  “什么,李家的公子已经获得大帅许可,于新年十五就大婚”王守田是出了大帅门不久,就听路边闲人说着。

  顿时就立在了街上,沉默了很久,这时,雪越来越大了。

  “大人,雪下的大,是不是避避”亲兵火长甘厚,看这不是事,上前步说着。

  “哦,是应该避避。”王守田这才惊醒。

  “走,我们买些年货”就算心思翻滚,王守田还是微微笑,说着。

  就算是在乱世,作为府城,新年将近,还是相对热闹起来,商贾士子普通百姓,都有着来来往往。

  随手找到了家店里,就进了去。

  “官人请进,要买点什么”拜访大帅,自然是官服,后面又有亲兵跟随,任何人都知道眼前的人是官人,个中年人上前,恭谨的问着。

  “我想给我母亲大人买些新布家中世代的老仆买些新布还有家中的女人”闻言王守田笑,对着店主说着:“你给我挑选些。”

  他作事谨慎,现在就在大帅不远处,赵婉名分还没有定,就含糊说着女人。

  “家中老仆的话,您看这种麻布可不”中年人展开卷麻布。

  麻布分粗麻布,般是百姓所穿,细麻,就是中年人所展开,般商人和小吏所穿,还有种就是丝麻,就是虽然是麻布,材料精细,有着丝质,就算是官人,平时也是这种料子。

  依王守田的心,赏给徐家,用上丝麻也是样,但是考虑到社会影响,特别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皱起眉想了想,说着:“就要二匹细麻,二匹丝麻,二匹绢。”

  店老板眉开眼笑,咂舌赞叹:“官人果然会挑选,我这就帮你包起来。”

  “恩,再给我挑个钗,就银钗吧”王守田犹豫了下,说着。

  现在金钗,不是买不起,可是现在就给金钗,这就不是爱护赵婉了,是要害她了。

  别说外人了,就算是母亲,只怕心里也有些不好受了。

  家中也有亲疏远近,上下规矩,王守田不是日夜守着女人的人,如果这点搞不清楚,只怕是没有宠爱,反而是速死。

  别说王守田了,历代皇帝,宠爱妃子过份,结果导致爱妃不明不白死掉多的是。

  两三钱银子的银钗,还算精美,王守田就将它收到袖子中。

  “再给我租二辆马车,路费起算了。”

  “好,官人请稍等,在里间上茶。”店主人说着。

  这时,刚才才停了会,天上又下起了茫茫白雪,雪花飞舞,上了热茶,四周十人,还是手按腰刀站着,这是规矩。

  王守田就吩咐的说着:“中午了,你去附近买些酒食,吃过就罢了。”

  “是,大人”

  王守田回去坐在位置上,心思定,又想到了幼凤命格的王洁庭。

  如果说不想,是不可能的事,可是这事要反对,也不可能。

  些资料都记忆中提取,想起错综复杂的人事,王守田就不由叹息了声。

  就算不考虑所谓的气运,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反对大帅已经许配的婚事,只徒惹笑柄,若再有差错,名声扫地。

  如果再考虑到气运,只怕现在就会导致历史发展巨大的变化李家和他潜在的力量,就会第时间发觉自己的敌意。

  这样的话,也许自己三年节度使都未必能当上。

  自己现在第要务是夺嫡,是培植自己的实力,增长自己的气数和命格,而不是在现在阶段去树敌还是蜀地最强命格者之的敌人。

  不能依靠预知来搞乱局面,只有自己当上节度使,和李家定下君臣名分,才能徐徐图之,如果连大位都尚未定下来,就搞出这种事,只怕连大帅也会大为失望。

  现在就众叛亲离,名声扫地的话,就算自己是大帅的儿子,也只怕会被大帅忍痛割舍了吧

  反复沉思了片刻,杯茶已经喝完,王守田到门口拉开房门,纷纷扬扬的雪花顺风飘了过来,苍茫片。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王守田又想起了在神像前的决心,自己只要谨慎前行,区区个幼凤命格,又怎么样呢

  反复思量,终于还是下了决心,不动如山,静观演化。

  就在这时,门前声音传来,辆马车已经来了,店主亲自请来的,他身上已披了厚厚层雪。

  而这时,酒食也买到了,各人拿着大饼狼吞虎咽,给王守田的是个小篮子。

  “官人,马车已经到了,货物也运上去了。”片刻后,店主上来说着。

  “行,结帐。”王守田心意已定,就很爽快,说着。

  算了帐,王守田上了马车,就吩咐的说:“去乡下”

  又把地址说了。

  “好,官人你坐好。”车夫说着,在空中打了个响鞭,马车动了起来,其它十人都骑马,奔驰而去。

  雇车出城,径往乡里而去。

  虽然雪下的很大,在马车中,王守田打开篮子,却是小壶温着的酒,切好的肉片,还有半只鸡,当下撕了吃了,路倒也太平。

  到了下午时分,渐渐就到了乡下,这时雪又转小了些。

  此时万物静宁,王守田更是气定神安,默默的想着。

  幼凤之格不可图的话,这素儿就绝对不能落在他手中了,无论这素儿是有心无心,背后有人无人,都可试探下,毕竟此女身份低微。

  这还在其次,最关键的,还是招揽人手。

  单是此镇里,知名的人才,就这些了。

  但是如果整个蜀地,甚至整个天下,却还有不少人才现在沉在草莽之中。

  蜀地之外,可以暂时不考虑,蜀地之内,近的,盘算起来,也有三四个。

  其中人叫贺益,就非同小可,目前此人,应该还在乡族之中当土豪,此人能文能武,前世也当到了府之将,命格气数应该很高。

  可惜的是,自己现在的官位,未必能请到此人。

  还有人是柴嘉,今年应该是二十三岁,出身也是低微,可聘请,此人才能虽然不算很高,但是根据前世经验,守县之地却是绰绰有余。

  还有人是文士赖同玉,这人是著名的大臣赖颐的孙子,因为获罪流放到蜀地,现在家境贫寒,这人在前世,作文笔工作是绰绰有余,就不知道有几分气数了。

  想了再想,王守田有些悲哀的发觉,论人才,实际上还有,但是草莽出身,又在附近,能招揽的人才,就这三个了。

  当然这也是由于王守田被囚禁,信息不灵通的缘故。

  就到寻思着,已经到了门口。

  “小官人回来了”门口开,就见得数人迎接上来,这时王家和以前不同,以前只有几个仆人,这时开门迎接,王氏后面,已经跟了十数人。

  “见过母亲大人”众目睽睽之下,王守田行礼。

  “回来就好。”王氏欢喜的说着。

  又是大家见礼,只是眼,王守田就看见了里面个熟悉又陌生的少女,这少女还是作丫鬟打扮,只是露出的那张素净娇俏的小脸,在雪花中,如此显眼。

  王守田竟然感觉到心中阵刺痛,却不想有所唐突,说着:“大家起来吧”

  王家又进行了修整,走道用了砖砌,甬道尽处,便是二门,进去,地下是花砖砌成,屏风深藏,和母亲说了会话,丫鬟捧上茶来。

  接过了茶,王守田不由流露出温柔的眼神,前世二十年,就是她这样直奉上茶来,望着这个十五岁的俏丽少女,禁不住心中浮现出种温馨又伤感的感觉,数秒之间,竟然有些痴了。

  不过转眼,清醒过来,王守田喝了口茶,让自己许多感觉,都收到了心中,过了会,又把礼物拿了出来。

  王氏和荷桂都非常欢喜,这是儿子小官人第次送上礼物,而新进的仆人虽然没有,却也个个欢喜,这说明主家不是苛刻寡恩的人。

  再说了些话,等人都退了下去,王氏突然之间问着:“我儿,你真的喜欢这个丫头”

  知子莫如母,刚才王守田瞬间的神色变化,全落在关心儿子的母亲眼中。

  “恩,是的,娘,我很喜欢她。”王守田当然不能说前世二十年的美人恩重,无以回报,却只得这样说。

  “可是她出身低微些,以后怎么掌管大户再说,我儿如此出息,只怕大帅也会赐婚了吧”王氏有些担心,又有些暗示的说着。

  “正妻当不到,平妻总可以吧”王守田却是知道,自己的婚姻作不了住,自己出身乡野,根基浅薄,大帅必会为他找门门当户对,又有援助的亲事。

  只是,总不能让她当丫鬟,甚至当妾。

  “我儿,看起来,你真的认真了平妻之位,亏你想得出来。”王氏摇头说着:“若是妾,没什么话说,平妻,只怕也办不成。”

  “娘,大户人家的小姐,不知道怎么样,也许有些骄横,就算没有骄横,只怕和我们小户人家